学海无涯
作者:郑凯
本来 twitter 上我也会 follow 一些想法跟我相反的人,但大都放弃了。
比方说对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人评论“去年日本人这句诗,其实也让国内挺尴尬”,这让我非常诧异,找到出处告诉他,这些其实大都是中国人(留学生或旅日工作)写的。而且时间也很巧合,评论是 2021 年 2 月 14 日,而新华网早在 2020 年 2 月 15 日就已经澄清了,间隔正好一整年。我没想过有人会知道日本在捐赠时写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却隔了一年还不知道这句话是在日的中国人写的。而且看评论,物以类聚,有这么多人也大都不知道。不知道是信息茧房、还是看到了也不接受、不认为是真的。
我并不是想专门笑话这些人,而是由此推论,其实每个人都有大量的信息误读(因为最难的一种情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
在最简单的博弈模型里,每个参与者信息完全、充分理智,但现实中每个人知识有限、智商感人,几乎给不出最优解,大多数时候只是恰好没出什么大错而已。我这才逐渐理解“学海无涯”的出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本来庄子的意思是,人生有限,知识无限,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识(甚至宣称掌握“大部分”知识也称得上狂妄),所以要对自己有一个认知,知道边界大致在哪,这样才可以安然正常的生活。我这才明白小时候经常看到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多么大的误导,因为这对联只是单纯地说,面对知识要勤奋吃苦,却完全没提人类对知识接收有上限的,你自己也有一个特定的上限。(其实我写到这段的时候现查了一下,才发现如果改为“学海无涯悟登舟”真的是极妙)
以前我就意识到看书的问题,万卷书对于全部的书来说也只是很小的数目,但已经是人类不可能达到的数字,我计划每年看 10 本书,这辈子也就再看四五百本而已,所以选择看哪些书变成了很重要的事情。但又过了几年,我才把这个问题从选书拓展到生活中的全部事情上。
最近看《论中国》,收获颇多,重要的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多了一个角度来校验。对解体前的苏联有了更多了解(看完以后才明白,衰败后的毛子才是好毛子)。里面提到的大量人物,中国的大多耳能熟祥,而美国人里,除了总统外只知道一个佩洛西(其实如果是三年前香港废青没乱起来之前,也不会知道有这号人,但是正因为知道她去天安门纪念过六四后被驱逐,更让我证实了所有民运都有推手的看法),看的时候在想,如果对那些美国人了解得更多些,可能看书的时候会有更多理解。其实很多看法被改变,有一种可能是发现自己算错了,而更主要的可能是获得了更多信息。如对六四看法的改变。尽管 google 和 wiki 都很方便,但面对海量知识还是有无力感,我只能以自己的速度来理解接受信息——最大的问题是没法快速掌握“要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的要点都是带有倾向的,自己的观点要从海量原始信息里自己归纳出来。
以香港反送中运动为例,我的判断是,很多闹事的废青缺乏对政治、经济、历史的基本了解,他们并不知道香港 30、50、100 年前都各是什么样的,如果大家不是在参与一场嘉年华,而是严肃的政治运动,认真做好功课是必须的,比方说双十暴动、六七暴动、英治时期的政治变化、亚洲金融危机就成了常识,但从废青的言辞来看,不要说大量阅读书籍,我恐怕他们连香港的 wiki 词条都没完整看过。
问题是,谁来定义“常识”?比方说我想更多的了解政治,花一年的上下班时间囫囵吞枣地看完了三卷《资本论》,可光是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就还有那么多收录的文章,而马克思主义又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如果说知识的匮乏会导致错误的理解判断,那我要看多少才不至于错得离谱呢?没有深想下去之前只能得到一个无聊的结论:大家的各种想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是错的。
解决方法是什么?怕是只有前面括号里提到的“悟”字了,我对“悟”的理解是,根据局部来推测整体,评判悟的效果就是看推测的成功率。这里有两个要求,局部样本足够大,且样本不特殊,这就涉及到更一般化的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