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作者:郑凯
2000 年左右的时候,在 CS 火起来之前,StarCraft 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对战游戏:其他的都是多余。我虽然玩得菜,但也算能领略游戏的魅力,经过苦练和经验积累后,虽然没法直接做比较,但我相信击败一个月前的自己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我当时认为 SC 的魅力就在这里:玩家可以被分为十几个假想中的(而不是现在各种游戏中人为设定的)段位,每一个段位都可以轻松击杀比他低一个段位。这就是所谓的深度。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深度,也就是不同数量的段位。SC 作为奇迹,就是因为当时 RTS 有那么多,大都有联网对战功能,但深度上,其他游戏根本没法与 SC 相比。
后来看到有人解答了在更早的 Quake 3 里,玩家可以把低他一级的玩家打成负数(被动摔死算自杀,尤其是 DM17 这张图)。
02年我到朋友家,一个打了一年左右半职业的北京战队 Q3 玩家,随手和他切了两把,他在可能放水的情况下,打了我一个 30:-5。
然而他碰到当时国内一线的职业玩家,就是 20:-1 到 -3 之间吧,而 RB(RocketBoy,当时的世界冠军),能在长盘中把大概当时的 World Top30 中的绝大多数切成零蛋上下。
又过了些年,我迷上一款手游智龙迷城(这可能是唯一让我着迷过的手游),当我研究打法的时候,看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游戏录像。之所以会触动我,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游戏是“运动”成分,比较的是敏捷和反应和准确的操作,而智龙迷城主要考验推理和空间记忆能力,在我看来都是智力测验的分支。我也明白了,如果这不是一个 PvE 而是一个 PvP 游戏的话,同样会有非常多的段位。推而广之,我意识到在脑力的任何分支上,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都可以大到让人绝望的程度。可以想象政治和经济这两个领域的“职业选手”会如何碾压普通人。
而且,脑力的提升远不如体力的提升,锻炼身体可以在数周内就明显改善,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坚持锻炼数年后可以判若两人,但几乎所有人的智商终其一生都很稳定。人们只能扩充知识,而非智力水平。
大多数游戏可以认为是依照博弈论的某种程度抽象,而且人们偏好选择自己擅长的游戏。但现实的人类社会都可以看作是最为复杂的游戏,而不幸的是,不管人们擅不擅长,都得强制在这个“游戏”里(大约十年前这曾经一度是个热门的比喻,称之为《地球 Online》,但后来一个垃圾国产游戏占用了这个好名字,产生了大量的关键词污染)。我玩游戏的时候最常碰到的问题是,在上手、熟悉了游戏规则,接着水平迅速提高,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瓶颈期。所以人们只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游戏,但是面对生活,貌似选择余地并不多。
上述内容实在简单得很,但我快四十了才想明白。但并不以此为耻,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明白的,不然这世界上哪会有那么多人充满控制欲,又怎么会那么多人一生都在追寻错误的目标。
“笨鸟先飞”的错误在于,假设人的智力不一样但是意志力(耐受力)、注意力是一样的。我现在才非常确定,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界限,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拼搏而接近自己的上限,但超临界就是一种赌博了,这通常是个错误,但正如每位赌徒都会想到的,自己会是那个特殊的例外。所以清楚自己的界限在什么位置、才能知道下多大的赌注是合适的。我给两个女儿的起名时第一个字用的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明”字,当时只是觉得这句话听起来非常富有智慧,但是要到大女儿快十岁的时候才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自知之明确实是人生头等大事。
Le bonheur est de connaître ses limites et de les aimer.
所谓幸福就是对自身限度的认识,并且心安理得
我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看到这句话时,就非常喜欢,但又不知道这句话好在哪,后来才搞明白,这同时包含了 自知之明+知足常乐 两个成语的意思。
还有一个衍生问题是,差距代表的是“趋势”而不是“结果”,如果两个人打扑克的胜率是 49:51,假设初始状态两人都有很多钱,且除了打扑克什么都干不了,那么时间越久,稍弱的一方就越趋近于 0。就现实而言,表现为最富有的 1% 的人群所持有的财产的比例在不断增大。我认为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弱者”们的反抗手段就是人多。因为人和人的差距客观存在,剥削可以被避免,但绝对公平不可能实现,也没必要。我曾在想最终的货币单位可能是计算机机时,成就(这个值可以用非常多的测度去量化)越大的人都拥有更多的计算资源。
在承认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后,很多事情变得好理解了。
向上看是“天外有天”,记得我小时候恰好从电视里看到一部贝克汉姆的纪录短片,末了解说抛出这么一个问题:(贝克汉姆当时已是英格兰国家队队长)他是否会从是英格兰足球的一百多年历史里最出色的一任国家队队长?这个角度在我看来已经刁钻到无厘头,纵使你已经成为如此著名的球员,还是可以有更多纬度来衡量你是不是“第一”。
向下看也是我所欠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是自信的增长)而心态逐渐放平。大概五年前,我在项目组里做了一个工具让大家开发测试游戏时更有效率,在给所有人介绍完后,大家都觉得很棒。组头跟我说,可以给这个工具写个使用说明放到 wiki 里,我说他们又不傻,学几遍应该就会了,组头说,“你就当他们傻”。这几个字突然就让我想通并接受了。我之前的反对其实隐含了抱怨:组里有些人确实不太聪明,我们应该换些更聪明的人来。但是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调整组员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一直到项目周期结束也无法得到理想的组员,所以“因地制宜”接受这些人的缺点、发挥其优点,才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后来才意识到无效的抱怨有多么广泛,以及如何应对。
这有些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场白:
在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那些年里,父亲曾经给过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这句话仍在我心间萦绕。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我喜欢在网上跟人争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更多的事情,是我非常有把握的,与此对立的那些想法就变得可笑、不值一辩。我假想过这么一种情况,两个人围绕一个问题而相互攻击,大骂对方是傻逼(但通常,为了规避社区管理,只能把这个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如果其中一方通过某种途径发现对方真的是个医学意义上的傻子,他可能不会沉浸辩论胜利的喜悦中,而更多的是羞耻(确实欺辱了一个残疾人,不人道)和懊恼(对于显而易见的正确观点,却需要跟残疾人争辩来强化自己对观点的信心)。我现在还需要不断回想这个假设来告诫自己,但将来可以越来越自然地去接受,为什么会有人持有与我相悖的荒谬想法。
我们需要牢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无论他人的局限,还是是自己的局限。很早以前王晋康的《养蜂人》给了我很多启示,尤其是那句“可是孩子们啊,你们想没想过,1400克的大脑很可能也有它的极限?”
三十岁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叫“而立”之年,后来按我的理解,这个“立”是“安身立命”的“立”,所谓“男怕入错行”,三十的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有十足的把握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距离四十还不到一整年,我对“不惑”的理解是,已经清楚了自己的位置,结合上一句就是,知道自己优势的上限到什么程度。对于没达到的,是应该再努努力还是应该心安理得,因为努力是要考虑投资/回报的。年轻的时候可能看不准自己,不要患得患失而去无脑努力,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定势,但是快四十了,也应该对自己有相当了解了。